这一年 (四)- MBA最多姿多彩的部分

By Deckie He Dong, full-time SMU MBA student

从这一篇开始,要正式写一写SMU MBA项目本身了。虽然与其他硕士项目相比,MBA更加注重与实际的联系,但毕竟是一个学习项目,因此教学部分仍是这个项目的核心部分。那么就从MBA的课程开始,说说我所看到的SMU MBA的教与学,以及我的一些感想吧。

从时间上看,SMU的全职MBA(Full time MBA)项目为期一年,从每年1月份至12月。整个项目分为5个学期,在正式学习开始前有一周的开学说明会(Orientation),主要包括介绍学校及项目基本情况,野外拓展训练,部分教师见面,案例式教学体验以及语言适应性课程。其意义是让新生尽快融入新集体,了解这一年将会在怎样的环境和气氛下度过,并且迅速进入状态。每个学期大约8-9周,除去正常的公共假日,在每两个学期之间有一周假期(Term Break),用于交换(Exchange),商务考察(Business Study Mission)和休息。5个学期中,前两个为核心课程学期,也就是必修课学期,需要学完8门核心课程,后三个学期是实习加选修课。整个项目最低需要18个学分,由于交换、BSM和实习都可以拿到对应学分,因此课程其实并不会过于繁重。

我们这一届全职共有60人,因此依照SMU小班教学的原则,拆成了两个大组(Cohort)。在前两个核心课程学期,全班都是按照Cohort的分配上课。八门核心课程包括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市场营销(Marketing)、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公司策略(Corporate Strategy)、经营管理学(Operation Management)以及亚洲商业环境现状(Current Issue in Asian Business)。从课程设置来看,核心课程的意义在于给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学生打下一个共同的基础,对他们在未来可能的管理工作岗位上所需的技能有一个基本认识。八门核心课程各有特点,囊括宏观和微观,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这其中,亚洲商业环境现状算是比较本土化的一门课程,授课教授是前新加坡政府智囊团成员,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有相当深刻和独到的见解。该门课立足亚洲,结合世界各大经济体的现状,分析了目前亚洲主要国家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大部分计划毕业后留在亚洲工作的同学启发很大。核心课程学期总共为期约4个月,从1月中旬到5月中旬,通常是周一到周四的白天,两个cohort各上半天课。虽然看上去空闲时间很多,但是因为阅读内容不少,加上必需的小组讨论,所以这两个学期相当的充实。尤其到了作业的截止日以及最后的考试周,通宵K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虽然整体来说MBA的课业负担不会太重,但也不要想得太轻松。

选修课学期从5月下旬开始。但实际上在2月份,大家就要在网上完成选课。选修课包括了金融,人力资源,咨询,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几个大的方向,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工作背景选择。因为每门课的人数有限,选课方式为网络竞标方式。每人每学期有100虚拟币,根据自己的选择分配投标,价高者得。在正式选课之前,MBA办公室会提供一对一咨询,帮助你确认适合的方向,给出合理的建议。无论你是想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是在毕业后改换跑道,又或者只是想尝试一下不同的领域,都可以通过选修课获得。选修课时间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同一个方向/领域的课程之间不会冲突,所以如果你想同时涉猎两个领域,有时就不得不面临二选一的情况,毕竟一年的时间不足以将所有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为了留给大家足够的实习时间,选修课的上课时间改在了平日的晚上和周末,也是从选修课开始,全职MBA和在职MBA会在一起上课。在这一阶段,不同的同学将因为选课的多少和实习工作的负担有不同的体验。

说完了课程设置,聊一聊课堂见闻和感想。SMU MBA的教学方式是小班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特别强的一些课程,教授大多数是启发互动式教学,学生需要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这在每门课评分中权重至少20%的课堂参与(Class Participation)中也能看出。同时,MBA的课程也大量运用了案例教学的方式,除了从欧美商学院引进了一些经典案例外,很多亚洲背景的案例甚至教授自己撰写的案例也被应用于课堂中。如前文所述,我个人之前没有国外留学经验,在国内读大学时绝大多数课程也都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因此一开始接触到主动性这么高的课堂,着实需要花一些时间来适应。

课堂内虽然精彩,但真正的功夫还是在课外。一方面,每门课都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包括教材,案例,相关论文甚至一些新闻报道,如果不事先阅读准备,你会在课堂上完全迷失;另一方面几乎每一门课一个很大的比重都会放在小组合作项目上,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或被指定或自愿组合成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一个研究项目,最终产出通常为一个课堂展示(Presentation)或者一篇论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通常到了学期的最后一星期,所有人都处于无比亢奋的状态,因为几乎所有的deadline都在那时候。合作小组构成人数从4-7人不同,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小组项目是对人锻炼最大的,因为它通常与实际案例或公司相结合,需要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牢牢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与同组伙伴的讨论,分工协作也是对领导才能、团队精神的考验。对于我们这些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来说,或许还有语言的考验。

说到语言,这可能是我在整个项目中感触最深的部分了。之前在国内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虽然经过雅思和GMAT的洗礼,但是仍然对口语毫无自信,也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在全英文的环境中学习、工作过,因此最初的入学说明会对我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起到了上文提到的那些作用,更让我真正开始体会如何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中学习和与人相处。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突然被扔到一群说英文的同学之中,然后之后的整个星期从上课到闲谈都必须是英文,再加上潮水般的信息就这么涌过来,最初的一个月确实让我认识到什么叫overwhelming。这之后我一直在努力适应这一新环境,尽力在课堂上跟上教授和同学讨论的步伐,勇于用渣口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真的需要感激教授和同学们的帮助,他们总是非常的友好和耐心。总结来说,如果你也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不自信,那么就是三个原则, 一坚持,二不要脸,三坚持不要脸。

可能对中国学生来说,除却语言的困难,更大的一个不适应是思维方式了。这里主要是指像我这样一直接受国内教育模式的学生。虽然自认已经是思维比较灵活和开放的人,但是还是在一些课堂上,特别是市场营销之类需要大量讨论的课程,或者是在小组讨论中,还是需要花费一些力气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同学的思维方式。当然我觉得,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不代表就要放弃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顺应其他人,MBA课堂之所以需要不同的文化、行业背景就是希望这些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给所有人带来灵感,学习到新的东西。所以中国学生同样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去提供观点。其实一直到现在,我还有些不足,就是有时课堂讨论时,还没发言自己就觉得想说的内容太浅显或者没什么意思就放弃了发言机会,但实际上有些时候,你认为的无意义对别人来说可能正是激发新思维的导火索。所以要勇于表现自己,不要害怕说错——毕竟,课堂是最能容忍你犯错误的地方了。这一点,我必须表达对印度同学的敬仰,他们在课堂上总是最积极参与发言讨论的一群,这虽然跟语言还有民族习惯都有一定关系,但MBA的学习就是在这种分享和思辩中才会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总的来说,MBA的学习绝不是鸡肋。只要你想,你可以从学习中得到很多,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